身心一起练,心也需要日常的照护

我们常说“身心健康”,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而忽略了心理这一半。心理健康其实并不是“没有心理疾病”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稳定、清晰和充满活力的内在状态。我在慢慢意识到,它包括多个维度:情绪、认知、自我价值、抗压能力、人际关系、甚至生活的意义感。

我尝试把它们拆解来看:

情绪健康:能觉察并接住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忽视;

认知清晰:有专注力,也能理性思考问题;

自我认知与价值感: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接纳当下的自己;

压力应对能力:当生活出现波动时,自己不会轻易崩盘;

关系质量:身边是否有信任的人,是否敢于表达真实;

生活意义感:每天醒来,是否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忙。

很多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体验 ,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并促进大脑健康。

视频看点速览:+

莱昂·泰勒分享了他通过运动来管理心理健康的个人经历和科学见解。

童年经历:小时候,泰勒精力充沛,难以管教,被医生贴上了“问题儿童”的标签。他的父母没有选择药物治疗,而是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消耗他的精力。
运动与奥运梦想:体育活动不仅使泰勒更容易管理,还激发了他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他最终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并在2004年赢得了一枚奥运奖牌。
心理健康问题:泰勒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压力和过度思考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原因。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体验。运动时,大脑会释放BDNF和内啡肽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并促进大脑健康。
运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通过运动改善心理健康:
短期解决方案:在感到压力时,起身走动或改变姿势和呼吸节奏,以改变大脑中的化学物质。
长期解决方案: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并坚持下去。
个人经历:泰勒分享了他在经历肩部手术和抑郁症时的经历。他通过重新找回对运动的乐趣,克服了困难。
案例分享:泰勒讲述了他作为教练帮助一位患有躁郁症的年轻人通过跑步改善心理健康的案例。
结论:泰勒鼓励大家通过运动来改善心理健康。他引用了托马斯·杰斐逊的名言,强调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他呼吁大家行动起来,通过运动来应对压力和过度思考,为自己和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心理环境。

我逐渐发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还存在某种更深刻的镜像关系。就像身体靠饮食、运动、睡眠维系,心理也有它的“营养、锻炼、修复”机制:

类别身体健康类比 心理健康关键因素
心理营养 饮食 有质量的关系、明确的目标、自我对话的方式
心理锻炼 运动 情绪调节能力、认知训练、问题解决与抗压能力
心理修复 睡眠 放松、节奏感、有界限地使用注意力和时间

我们容易注意到身体疲劳,却常常忽略“心理慢性疲劳”的累积:比如长期的内耗、自责、沉溺在负面信息里、人际关系的冷淡,或是生活像被推着走、缺乏掌控感。这些,不会立刻击垮我们,但它们在不断消耗我们的心力。

回顾自己,我现在体会越来越深,心理健康其实也可以像身体健康一样,套用“三大原则”来实践 – 简单原则、80/20原则、系统原则。

一、简单原则:只做“一件小事”,但坚持做
与其幻想彻底改变,不如选一件容易坚持的小事。比如:

心理维度 一件小事
情绪调节 写一件今天让你微笑的小事
自我认知 对自己说一句认可,比如“已经尽力了”
人际连接 给一个朋友发一句关心或感谢
意义感 睡前问自己:“今天我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这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帮我一点点建立起“心理正循环” – 让大脑习惯去感受正面情绪、人际温度和内在的价值感。

二、80/20原则:聚焦四个“杠杆心理习惯”
并不是所有事都要做,有些习惯的“性价比”特别高。我自己的体会是,这四件事非常值得坚持:

睡好觉:这不仅是身体的事。睡眠不足会让情绪变脆弱、认知变迟钝,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风险因子。

建立情绪出口:写笔记、倾诉、运动出汗,总之不要让情绪闷着,也是我下决心开始建立这个网站的初衷。

正念练习(每天3–5分钟):哪怕只是闭上眼关注呼吸,都会让人更清醒、更安稳。

有质量的关系:我发现,当你知道有人在乎你时,很多困境也就不再那么沉重。

这四项,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理健康的“四大支柱”,和身体的“早睡、常动、全食”相呼应。

三、系统原则:让心理健康嵌入生活节奏里
心理健康不是靠一次疗愈、一本书、某个灵光一现的道理就能解决的。它的稳定来自生活节奏本身。我的做法是建立一套“系统”,让它不再依赖我的意志力:

系统方法 应用举例
时间块管理 每天睡前5分钟回想下当日情绪;每周留出一次内心深度对话/独处时间;每周联系1位朋友
习惯追踪 每天打卡3件事:1条感恩、1次正念练习、1次反思
早晚仪式 早上醒来不碰手机,先呼吸三次、问自己“我今天期待什么?”;
晚上回想“一件让我微笑的事”

这些安排的目的,不是让生活变“更忙”,而是让心理稳定成为一种自然节奏,让大脑习惯这种稳定的“心理正向反馈链”。

最后,我越来越相信: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不是“偶尔轻松一下”,而是让心理健康变得像呼吸、吃饭、走路一样自然。不是靠冲动和热情,而是靠日常的节奏与系统去维护。

当这些小习惯慢慢融入我的生活,它们不再是任务,而变成了一种本能。这,大概就是我所理解的“把心理健康活出来”。

视频看点速览:+

10 个每天可以对自己说的实用短语,以重塑大脑,从而拥有更积极和成功的人生。

I am responsible for my life – 我对我的生活负责: 接受责任会将你的思维模式转变为关注解决方案和成长,从而减少压力并增加动力。

Today I will control what I can and release what I can’t – 今天我会控制我能控制的,并释放我不能控制的: 这有助于优先考虑精力和注意力,减少压力并改善情绪调节。

I am capable of learning anything I need to – 我有能力学习任何我需要学习的东西: 这个短语强化了神经可塑性,使大脑为学习做好准备,并将失败视为过程的一部分。

I can do difficult things – 我可以做困难的事情: 这会调整你的思维以迎接挑战,增加专注力并调动更深层次的耐心和精力。

I am grateful for – 我感谢 [插入三个真实的事物]: 表达感激之情会刺激多巴胺和血清素的释放,促进情绪稳定和积极的展望。

I will stay consistent even when it’s hard – 即使在困难的时候,我也会保持一致: 这会加强坚持和自律行为的神经通路,使一致性成为一种基本的操作模式。

I am responsible for my emotions, thoughts, and actions – 我对我的情绪、思想和行为负责: 这强化了观察和管理内在状态的能力,促进周到和有目的性的反应。

My future is shaped by what I do today – 我的未来由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塑造: 这强调了现在的行为对未来结果的影响,鼓励深思熟虑和赋予力量的行为。

I choose to focus on solutions, not problems – 我选择专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 这会将认知资源重新导向可行的前进道路,培养创造力和积极主动的行动。

I am becoming the best version of myself – 我正在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个肯定语促进了一种成长心态,将挑战视为发展和不断进步的机会。


最后,我非常喜欢的Dr. Huberman的十句话,与朋友们共勉。

相关文章:

退休生活三重奏

简单性原则

二八原则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