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接近退休的年纪,父母辈大多已八九十岁,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适或慢性病。最近我注意到一个颇为有趣、也令人深思的现象:母亲和岳母不仅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甚至能娴熟地制作短视频,精神生活丰富而充实;而父亲与岳父则要么拒绝学习,要么声称“学不会”,感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少,白天打盹的时间却越来越多。年龄相仿,生活质量却天差地别。
作为男性,这让我倍感警醒,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一个熟悉词汇的分量:Health Span,健康寿命。它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在活着的每一天,过得有多好。我们的最终目标,不应只是“活得久”,更应该是“活得好”。

文章看点速览:+
国家老年人护理倡议 (NICE) 关于健康寿命与寿命的文章内容提要:
健康寿命的定义: 健康寿命通常被定义为生命中保持良好健康、没有慢性疾病和与衰老相关的残疾的时期。这个概念在衰老研究中相对较新。
健康寿命与寿命之间的差距: 虽然更长的寿命可能意味着更健康的生活,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平均而言,健康寿命和寿命之间存在九年的差距。
影响健康寿命的因素: 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如吸烟、超重、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和慢性压力,都可以积极地加以解决以延长健康寿命。
如何衡量健康寿命: 虽然我们有某些疾病的可靠生物标志物,例如心脏病中的胆固醇,但许多主要死因(如癌症)缺乏良好的生物标志物。与加拿大超过 82 岁的平均寿命不同,我们没有一个统计数据来标记平均健康寿命的结束。
时间年龄和生理年龄之间的差异: 时间年龄是指一个人已经活过的总年数。生理年龄与时间年龄不同,在个体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衰老过程的多样性。
改善健康寿命的策略: 改善健康寿命需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小规模的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旨在改善人口健康的大规模变革(例如,改变医疗保健系统、政策和保险)。
这篇文章强调了延长健康寿命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延长寿命。改善健康寿命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代医疗正在不断延长我们的 Lifespan(生理寿命),但真正决定 Health Span(健康寿命) 长短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在所有可控因素中,运动无疑是延长健康寿命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说饮食是吃进来的健康,那运动就是练出来的韧性,是我们抵御衰老、维持活力的“自我医疗”。
根据 Dr. Peter Attia 的说法,健康运动有“四根支柱”,它们共同支撑着我们体能的完整性:
支柱名称 | 简述 |
稳定性(Stability) | 控制能力、防止跌倒,是身体结构的根基 |
力量(Strength) | 抵抗肌肉流失、应对日常负重,维持独立生活的关键 |
有氧效率(Aerobic Efficiency) | 决定你“走得动、不喘气”的能力 |
峰值输出(VO2 Max) | 身体引擎的最大功率,代表年轻与恢复潜力 |
视频看点速览:+
视频探讨了针对老年人的四个关键运动支柱,强调这些支柱对于维持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四个支柱被认为是老年人保持活力和独立性的核心要素。
稳定性 (Stability): 稳定性不仅仅指保持平衡的能力,还包括灵活性。对于老年人来说,防止跌倒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平衡感和身体的灵活性是预防跌倒的关键。这部分运动可能包括单腿站立、太极、瑜伽、以及针对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灵活性练习。
力量 (Strength):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和力量自然会下降(肌肉衰减症)。保持一定的肌肉力量对于进行日常活动(如站立、行走、 поднимание предметов)至关重要。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使用哑铃、阻力带或自身体重进行的练习,例如深蹲、推举和划船等。
有氧效率 (Aerobic Efficiency): 这指的是身体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时有效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有氧效率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并支持耐力活动。演讲者提到骑自行车是主要针对有氧效率的运动之一。其他例子可能包括快走、慢跑和游泳。
峰值有氧输出 (Peak Aerobic Output): 这代表身体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最大有氧运动能力,通常通过测量最大摄氧量(VO2 max)来评估。虽然老年人的峰值有氧输出会下降,但通过适当的训练仍然可以提高,这对于进行需要爆发力的活动(例如快速起身或爬楼梯)非常重要。演讲者提到在山坡上背负重物行走(Rucking)可以锻炼到这一支柱以及其他三个支柱。
演讲者进一步指出,不同类型的运动对这四个支柱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骑自行车主要侧重于提高有氧效率,而背负重物行走则可以同时有效地锻炼到稳定性、力量、有氧效率和峰值有氧输出,使其成为一种高效的综合性运动方式。
总而言之,视频强调老年人应该关注这四个关键的运动支柱,并通过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来全面提升身体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独立性,并降低与衰老相关的健康风险。
每种运动都锻炼其中的某些支柱,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我的运动习惯中包括打球、健身、跑步,四个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因此,接下来的重点是建立一个目标驱动、持续精进、既有挑战又能长期坚持的训练系统。
目标驱动原则:用目标激发系统的动力
健康是一套系统,目标是它的方向盘。合理的目标要略高于现有能力,又不至于遥不可及,既能激发挑战,又避免伤害。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当前水平设定的颇具挑战性的中长期目标:
类型 | 目标 |
稳定性 | 单脚站立 120 秒,单脚闭眼站立 30 秒,盘膝坐地起身不用手撑,平板支撑 8 分钟 |
力量 | 1 倍体重负重深蹲 × 8 × 3 组,标准引体向上 20 个,俯卧撑100个,V字仰卧起100个 |
有氧效率 | 5 公里跑进 20 分钟 |
峰值输出 | 10组400米间歇1:30,乳酸阈值跑 20 分钟目标配速 6:50/英里(4:12/km) |
训练系统设计:简单性 + 80/20 + 系统性
一、简单性原则:能坚持的,才是真计划
靠意志力硬撑的训练无法长久,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安排必须“平时就能做,不靠热血”。每周安排模板如下,总训练时间控制在 4–5 小时:
类别 | 内容 | 频率 | 时间 |
有氧效率 | Zone 2 慢跑 | 每周 2 次 | 1 次 40 分钟,1 次 60 分钟 |
力量训练 | 胸背腹腿 | 每周 2 次 | 每次 60 分钟 |
峰值输出 | 间歇跑/阈值跑(交替) | 每周 1 次 | 每次 30 分钟 |
稳定性训练 | 单脚站立、核心激活、平板支撑等 | 每天 | 每天 10分钟 |
二、80/20 原则:抓住关键训练的 20%,带动整体提升
训练的核心在于打好基础,80% 的时间专注于“维持”,20% 用于“突破”。
80%: 有氧区间跑、深蹲+弓步、核心训练、稳定性练习
20%: 强度冲刺、负重引体、挑战性动作(如爆发跳跃、加速跑)
三、系统性原则:不是“做计划”,而是“建系统”
通过建立 daily routine(日常惯例),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意志力项目”。
逐步形成一种习惯性循环,既不会感到负担,又能持续进步。
“不运动会生病,瞎运动会受伤,正确运动会年轻。”
我练的不是六块腹肌,而是未来十年的体能自由权。
健康,不是某一瞬的巅峰状态,而是每天醒来时,都能对身体说一句 – 我准备好了。
今天动起来,是为了明天还能走下去、跑起来、甚至跳起来。
运动,不是为了变强壮,而是为了不变脆弱。
是在为自己争取不被生活反过来限制的自由。